亲子鉴定样本的保存时间取决于样本类型、保存环境(温度、湿度等)以及是否采取特殊保存措施,不同样本的稳定性差异较大。以下是常见样本的保存时长及注意事项:
一、常见样本的保存时间(常温 / 常规条件下)1. 血液 / 血痕样本血液(液态):
未冷藏的液态血液易凝固、变质,常温(20-25℃)下仅能保存1-2 天;若冷藏(2-8℃),可延长至1 周左右;冷冻(-20℃以下)则可保存数月至 1 年,但需避免反复冻融。
血痕(干血斑):
自然晾干后密封于干净纸袋(避免塑料袋密封导致受潮),常温干燥环境下可保存1-3 个月;冷藏或冷冻可保存6 个月至 1 年,稳定性较好。
2. 口腔拭子(口腔黏膜细胞)采样后自然晾干(约 15-30 分钟),放入干燥密封袋中,常温干燥环境下可保存1-2 周;
若冷藏(2-8℃),可延长至1 个月左右;冷冻(-20℃以下)可保存3-6 个月。
需注意:若未晾干或保存环境潮湿,易滋生导致细胞降解,缩短保存时间。
3. 毛发样本(带毛囊)毛发需带有完整毛囊(白色根部),干燥状态下密封保存,常温可保存1-2 个月;
冷藏或冷冻条件下可保存3-6 个月,毛囊中的 DNA 相对稳定,但需避免样本受压、受潮。
4. 指甲 / 指甲屑指甲样本需清洁、无污染物,干燥后密封,常温下可保存2-3 个月;
冷藏或冷冻条件下可保存6 个月至 1 年,因其角质层结构稳定,DNA 降解较慢。
5. 其他特殊样本烟头:需去除烟灰,干燥后密封,常温可保存1-2 周,冷藏可延长至1 个月(烟蒂中的唾液成分易降解)。
牙刷:使用过的牙刷需晾干后密封,常温保存1 周内为佳,超过 10 天可能因滋生影响 DNA 提取。
精液 / 精斑:干燥后的精斑常温可保存1-2 个月,冷冻可保存6 个月以上,液态精液需冷藏,否则易变质。
二、影响样本保存时间的关键因素湿度:潮湿环境会加速样本霉变、繁殖,导致 DNA 降解,是影响保存时间的核心因素(需保持样本干燥)。
温度:高温(如超过 30℃)会加速 DNA 断裂,低温(冷藏 / 冷冻)可显著延缓降解,延长保存时间。
样本完整性:如毛发毛囊脱落、血痕污染(接触水、油污等),会直接缩短有效保存时间。
三、样本保存的建议尽快送检:无论哪种样本,采集后3 天内送检,可限度保证 DNA 完整性。
正确保存:
样本需自然晾干(除液态血液外),避免用吹风机烘干(高温损伤 DNA)。
用干净纸袋或密封袋包装(避免塑料袋密封导致水汽凝结),标注样本编号。
若无法及时送检,可冷藏(2-8℃),长期保存需冷冻(-20℃以下),且避免反复冻融(建议分装保存)。
避免污染:采样时戴手套,避免手直接接触样本(防止混入自身 DNA),远离水、化学试剂等污染物。
总之,多数样本在常温干燥环境下可保存 1-4 周,低温条件下可延长至数月,但为保证鉴定准确性,建议采集后尽快送检,避免长时间存放。若样本出现霉变、异味或明显污染,可能导致鉴定失败,需重新采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