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标人办理投标保函通常需经过 “申请 — 审核 — 出具 — 终止” 四个阶段,以银行保函为例,具体流程如下:
投标人准备申请材料:
基础资料:营业执照、公司章程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、授权委托书等(证明企业主体资格);
项目资料:招标公告、招标文件、投标文件(明确保函金额、有效期等要求);
财务与信用资料:近 1-3 年财务报表、银行征信报告、过往项目履约记录等(证明还款能力与信用状况);
反担保材料(如需要):保证金、不动产抵押、第三方保证等(银行根据投标人资质要求提供)。
向银行提交申请并缴费:
投标人填写《投标保函申请书》,连同上述材料提交给合作银行或有资质的担保机构;
银行审核通过后,投标人按约定缴纳手续费(通常按担保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,如 0.1%-0.5%)及反担保相关费用。
银行出具保函:
银行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审核结果,拟定投标保函文本,经投标人确认后正式出具;
投标人将保函原件密封后,随投标文件一并提交给招标人。
保函终止与注销:
常见终止情形:
未中标:招标结束后,投标人凭招标人出具的 “未中标通知书” 或保函原件,向银行申请注销保函;
中标后履约:投标人按要求签订合同并提交履约保函后,投标保函自动失效;
有效期届满:保函超过约定有效期仍未被索赔,自动失效;
发生索赔:保证人向受益人赔付后,保函终止,同时向投标人追偿。